《香港乳癌資料庫第15號報告》新聞發布會 乳癌篩查保性命 醫療費用負擔減
2023-09-27 10:46:00
香港2023年9月26日 /美通社/ -- 香港乳癌基金會(基金會)轄下的香港乳癌資料庫今日在新聞發佈會上發表《香港乳癌資料庫第15號報告》。是次報告旨在透過兩種不同的乳癌偵測的模式﹕自我發現和乳房X光造影(MMG)篩查,更全面地了解乳癌病例的臨床實況和經濟影響,其對於香港的醫療資源分配及政策制定至關重要。
該研究使用了香港乳癌資料庫的本地真實數據顯示,與自我發現相比,採用MMG篩查的每位患者的平均乳癌治療費用可降低28.4%。這主要是經MMG發現的乳癌確診時期數低和癌症治療強度降低所致。研究估算在10萬名40歲有乳癌平均風險婦女群組的乳癌治療開支,結果反映出接受MMG篩查的婦女在長遠來說可節省總治療費用7.7 億港元。
在2020年,有4,956名女性和32名男性被診斷患有乳癌,平均每週有大約14名婦女因乳癌而死亡,本會鼓勵公眾接受乳房X光造影篩查,以紓緩這個令人擔憂的情況。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及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聯席主席張淑儀醫生表示,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死亡率在所有女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三。香港乳癌資料庫的第15號報告的研究結果反映了香港對乳癌篩查習慣未如理想。香港乳癌資料庫在2006年至2018年間招募的19,179名乳癌患者中,三分之二的患者年齡在40至59歲之間,中位數年齡為52.2歲。而在40歲或以上的患者中,有66.7%從未接受過MMG篩查,只有少於四分之一的患者有定期進行MMG篩查。
在2006年到2018年的同一時期進行的分析中,透過自我發現的乳癌患者佔82.3%,而透MMG篩查僅佔11.1%。這突顯了經MMG篩查偵測率低,與世界乳癌檢測趨勢相比有所滯後。
為了進一步了解自我發現和MMG篩查的臨床意義和經濟影響,本報告包括一項在2006年至2018年間來自香港乳癌資料庫的15,144名符合條件的參加者進行的回顧性隊列研究(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這些參與者包含自我發現或經MMG篩查發現的個案,並且沒有欠缺癌症期數和生物學亞型(biological subtype)的資料數據。
乳房X光造影篩查所發現的乳癌期數較低
研究反映,在參與研究的患者當中,有13,502宗為自我發現的乳癌個案,1,642宗是經MMG篩查發現的乳癌個案。香港乳癌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及臨床腫瘤科醫生李沛基醫生強調,MMG篩查所偵測到的乳癌分期低於自我發現的期數。近81.5%的乳房X光造影所偵測到的乳癌案例在0期至I期,而自我發現的乳癌病例中只有約37%在這兩個早期階段被診斷出來。
另外,在次組分析 (subgroup analysis) 對6,359名乳癌患者進行了研究,其中5,817例為自我發現所偵測的乳癌案例,有542宗為經MMG篩查發現的案例。李醫生補充,透過MMG篩查所偵測到的乳癌患者的整體10年存活率較高,估計為95.7%,而自我發現的乳癌患者的存活率為88.4%。
乳房X光造影檢測到乳癌的個案 平均治療費用較低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蔡錦輝教授進一步解釋,與自我發現的乳癌相比,在診斷時透過MMG篩查偵測到的乳癌期數有助於降低每位乳癌患者平均的治療費用(28.4%)。根據香港乳癌資料庫的數據,每宗MMG發現的乳癌的平均治療費用(361,069港元)低於自我發現的乳癌平均治療費用(504,200港元)。
該報告還包括一項額外的算式模型演繹的方法。在報告中比較了兩種乳癌偵測的模式,估算10萬名40歲有乳癌平均風險婦女群組中,有5,314個乳癌病例。在自我發現乳癌的治療總成本估計為24億港元,而經MMG乳癌篩查的總治療費用為16.3億港元。換言之,長遠而言MMG作為偵測的模式可節省了7.7億港元。
透過乳房X光造影篩查 及早發現可以挽救生命 節省治療費用
提及到模型推算研究結果時,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博士補充,根據模型估計,自我發現的10年死亡率為14.5%,經MMG篩查檢測的10年死亡率為8.9%。從 40 歲開始使用MMG乳癌篩查,可挽救27,932個生命年數,而當將MMG乳癌篩查推遲到 50 歲時,其效益下降至只可以挽救到 17,723 個生命年數。除了節省治療費用外,霍博士強調MMG乳癌篩查還可以挽救生命並提高乳癌患者的生活質素。因此,應加強女性定期檢查的意識,並鼓勵使用MMG作為乳癌篩查。她呼籲特區政府應加強以風險為本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並希望展開全民乳癌篩檢,保障女性健康,從而建立一個更好、更健康的社區。
霍博士重申:「及早發現能夠挽救生命」,並敦促40歲或以上的女性養成定期乳房篩查的習慣,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請點擊此連結以下載《香港乳癌資料庫第15號報告》的新聞稿資料、投影片、簡報和照片:https://bit.ly/3ESR35m
關於香港乳癌基金會
香港乳癌基金會於 2005 年 3 月 8 日成立,是本港首間專注乳健教育、患者支援、 研究及倡議的非牟利慈善組織,致力減低乳癌在本地的威脅。其使命是提高公眾對乳 癌的認識及推廣乳房健康的重要性;支援乳癌患者踏上康復之路及倡議改善本港乳癌 防控和醫護方案。
美通社新聞

- 20:44:00
- 金沙中國團隊成員與澳門扶輪社會員為潔世製作逾27,000個福袋
- 20:34:00
- 哪吒汽車與大昌行汽車攜手 共譜香港新能源汽車發展新篇章
- 20:29:00
- TerraPay 與 Small World Money Transfer 宣佈達成戰略合作,以增強塞內加爾的流動錢包服務
- 16:23:00
- AIMEME在LBank開盤僅半小時內突飆1542%,交易狂潮席捲市場
- 15:30:00
- Comviva 獲 Juniper Research 評為數碼錢包平台的市場領導者
- 15:12:00
- 院外心臟停頓發生率最高地點竟是家中 每星期有3宗年輕OHCA在家中發生
- 14:34:00
- Sirnaomics晉升Francois Lebel 博士為首席醫務官
- 14:16:00
- 中聯重科向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交付200台設備
- 14:07:00
- Emma by AXA推出「掃」顏健康大激賞 嶄新AI容貌健康掃描 一掃即睇健康評分
- 12:48:00
- 「澳門銀河」及星際酒店與澳門通、AlipayHK及支付寶聯手呈獻「全澳消費嘉年華」
- 12:00:00
- 信達生物在2023 ESMO Asia大會公佈IBI351(KRAS G12C抑制劑)單藥治療肺癌及結直腸癌的兩項臨床研究數據更新
- 07:30:00
- 雲頂新耀宣佈伊曲莫德(Etrasimod)用於治療中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亞洲3期研究誘導期取得積極頂線結果
- 20:43:00
- LBank Launchpad 項目 ACGN Protocol 獲得超九千五百萬 USDT 投入,代幣 AIMEME 將上線 LBank
- 20:00:00
- 信達生物MSCI ESG評級躍升至A級
- 19:40:00
- Longbridge 長橋向投資者免費贈送 LV1 實時串流報價 全港首家所有交易平台註冊即送
- 16:00:00
- Alea X IMI:協力提供一條龍式健康和保險服務
- 15:13:00
- 高力香港宣佈成立新的企業客戶服務部門提升服務能力
- 11:50:00
- 富途攜手港人奪得毅行者金融組別第一名,宣揚企業堅毅精神倡鍛練韌性
- 09:53:00
- 三陰性「超惡」乳癌 專家小組達本地治療共識
- 09:00:00
- 2023年Spotify Wrapped:廣東歌仍是今年香港最受歡迎的流媒體音樂